北上唯土山,连山走穷(一作穹)谷。
火云无时出(一作出无时),飞电常在目。
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豗(一作灰)蹙。
蓊(音乌)匌川气黄,群流会空曲。
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音匐)。
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
枯查卷拔树,礧磈共充塞。
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
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
漂沙坼岸去(一作去岸),漱壑松柏秃。
乘陵(一作凌)破山门,回斡裂(一作倒)地轴。
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
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
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一作畜)。
何时通舟车,阴气不(一作亦)黪黩。
浮生有荡汨,吾道正羁束。
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
云雷此(一作屯)不已,艰险路更局。
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
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
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
按: 音阁,又音溘 评注《杜臆》:
描写水势之横,不减虎头之画。而“声吹”、“势阅”二语,似不可解,而光景宛然,故前辈赏之,真惊人语也。《初白庵诗评》:
造物不足供其驱使,何等心力,何等腕力(“声吹”四句下)!感时触景,拉沓奔凑(“秽浊”句下)。《唐宋诗醇》:
沈郁顿挫,字字生造,无一浮响。集中此等自是少陵本色。《读杜心解》:
是纪事赋物之诗。起六,叙清来路,随用反呼法。“自多”十二句,记山内水涨,前六统领,后六曲描。……“不有”四句,撤上提下。“漂沙”十二句,记原隰水涨。前四,刻划由山及原;中四,形容山原弥漫;后四,又是总束暗度。“浮生”至末十二句,乃观涨之情,都从身世民生设想,而语语交映水涨:斯又正喻夹写之法。雕锼刻深,仿象生动,遂为昌黎《石鼎联句》等诗及宋元以来体物律古之祖。《杜诗镜铨》:
张云:北方山川如此(“北上”二句下)。邵子湘云:警绝,写得骇人(“声吹”二句下)。开笔,承上起下(“不有”二句下)。寓言,拯溺无人(“普天”句下)。以悯乱意作结,复有举世沦胥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