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刺楸 | 拼音:cì qiū |
拉丁学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 |
别 称:鼓钉刺、刺枫树、刺桐、云楸、棘楸、丁木树、鸟不宿、上山虎、丁皮树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伞形目 | 亚 目: |
科:五加科 | 亚科: |
族:多蕊木族 | 属:刺楸属 |
形态特征
刺楸落叶乔木,高约10米,最高可达30米,胸径达70厘米以上,树皮暗灰棕色;小枝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散生粗刺;刺基部宽阔扁平,通常长5-6毫米,基部宽6-7毫米,在茁壮枝上的长达1厘米以上,宽1.5厘米以上。叶片纸质,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圆形或近圆形,直径9-25厘米,稀达35厘米,掌状5-7浅裂,裂片阔三角状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不及全叶片的1/2,茁壮枝上的叶片分裂较深,裂片长超过全叶片的1/2,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面深绿色,无毛或几无毛,下面淡绿色,幼时疏生短柔毛,边缘有细锯齿,放射状主脉5-7条,两面均明显;叶柄细长,长8-50厘米,无毛。
圆锥花序大,长15-25厘米,直径20-30厘米;伞形花序直径1-2.5厘米,有花多数;总花梗细长,长2-3.5厘米,无毛;
花梗细长,无关节,无毛或稍有短柔毛,长5-12毫米;花白色或淡绿黄色;萼无毛,长约1毫米,边缘有5小齿;花瓣5,
三角状卵形,长约1.5毫米;雄蕊5;花丝长3-4毫米;子房2室,花盘隆起;花柱合生成柱状,柱头离生。果实球形,
直径约5毫米,蓝黑色;宿存花柱长2毫米。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
生长习性
刺楸多生于阳性森林、灌木林中和林缘,水湿丰富、腐植质较多的密林,向阳山坡,甚至岩质山地也能生长。 |
药用价值
刺楸树根、树皮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炎祛痰、镇痛等功效。性平,味甘苦,无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