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山茱萸 | 拼音:wàng chūn yù lán |
拉丁学名: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
别 称:山萸肉、肉枣、鸡足、萸肉、药枣、天木籽、实枣儿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伞形目 | 亚 目: |
科:山茱萸科 | 亚科: |
族: | 属:山茱萸属 |
主要产地
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甘肃等 |
形态特征
山茱萸落叶小乔木,高4米左右。枝皮灰棕色,小枝无毛。单叶对生;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7厘米,宽3~4.5厘米,先端窄,长锐尖形,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上面近光滑,偶被极细毛,下面被白色伏毛,脉腋有黄褐色毛丛,侧脉5~7对,弧形平行排列;
叶柄长1厘米左右。花先叶开放,成伞形花序,簇生于小枝顶端,
其下具数片芽鳞状苞片;花小;花萼4,不显着;花瓣4,黄色;雄蕊4;于房下位。核果长椭圆形,长1.2~1.5厘米,
直径7毫米左右,无毛,成熟后红色;果柄长1.5~2厘米。种子长椭圆形,两端钝圆。花期5~6月。果期8~10月。 |
生长习性
山茱萸较耐阴但又喜充足的光照,山茱萸宜栽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肥沃的沙壤土中。 |
药用价值
山茱萸干燥成熟果肉。味酸、涩,性微温。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呜,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