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毛榛 | 拼音:máo zhēn |
拉丁学名: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 |
别 称:毛榛子、火榛子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山毛榉目 | 亚 目: |
科:桦木科 | 亚科: |
族:榛族 | 属:榛属 |
主要产地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四川 |
形态特征
毛榛灌木,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枝条灰褐色,叶宽卵形、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顶端骤尖或尾状,基部心形,边缘具不规则的粗锯齿,雄花序排成总状;苞鳞密被白色短柔毛。果单生或簇生,坚果。 |
生长习性
毛榛生长于海拔400-1500米的山坡灌丛中或林下 。喜光、耐寒、耐旱,喜肥沃的中性及微酸性土壤 。 |
药用价值
毛榛种仁入药,有调中、开胃、明目的功效。榛仁脂肪中含50%的亚油酸,能稀释胆固醇,每周吃5次榛仁,每次6克,能使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减少50%,并可起到预防心脏病的作用。 |
营养价值
毛榛果仁含淀粉20%左右,富含脂肪和多补维生素,是人们的营养食品。剥上果先可生食或蒸煮后吃,也能加工成粉后做糕点。熬制榛乳、榛脂是营养药品。榛仁种子含油50-60%,可榨油供食用,榛油色清黄、味香,且为不饱和脂肪酸。5-6月开花时,也是蜂的蜜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