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槲蕨 | 拼音:hú jué |
拉丁学名:Drynaria roosii Nakaike |
别 称:骨碎补、猴姜、胡狲姜、石毛姜、过山龙、石岩姜、石良姜、毛姜、申姜、毛贯仲、马溜姜、碎补、毛生姜、鸡姜 |
门:蕨类植物门 | 纲:蕨纲 |
目:真蕨目 | 亚 目: |
科:槲蕨科 | 亚科: |
族: | 属:槲蕨属 |
主要产地
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湾、海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 |
形态特征
槲蕨多年生附生草本,高25–50厘米。根状茎粗壮;长而横走,密披棕褐色鳞片;鳞片线状钻形,边缘有不广卵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40厘米,宽14–18厘米,具有狭翅的柄,羽状深裂,裂片7–13对,互生,阔披针形,长7–9厘米,宽2–3厘米,
先端急尖或钝,下部羽片缩短,基部各羽片缩成耳状,厚纸质,绿色,无毛;叶脉明显,网状,粗而凸起。
孢子囊群盖。孢子成熟期10–11月。 |
生长习性
槲蕨附生于树上、山林石壁上或墙上。性喜温暖阴湿环境,其肥大的根状茎由于有营养叶加以覆盖,因而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
槲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