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婆婆针 | 拼音:pó pó zhēn |
拉丁学名:Bidens bipinnata L. |
别 称:刺针草、鬼针草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桔梗目 | 亚 目: |
科:菊科 | 亚科:管状花亚科 |
族:向日葵族 | 属:鬼针草属 |
形态特征
婆婆针,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20厘米,下部略具四棱,无毛或上部被稀疏柔毛,基部直径2-7厘米。叶对生,具柄,柄长2-6厘米,背面微凸或扁平,腹面沟槽,槽内及边缘具疏柔毛,叶片长5-14厘米,二回羽状分裂,第一次分裂深达中肋,裂片再次羽状分裂,小裂片三角状或菱状披针形,具1-2对缺刻或深裂,顶生裂片狭,先端渐尖,边缘有稀疏不规整的粗齿,两面均被疏柔毛。头状花序直径6-10毫米;花序梗长1-5厘米(果时长2-10厘米)。总苞杯形,基部有柔毛,外层苞片5-7枚,条形,开花时长2.5毫米,果时长达5毫米,草质,先端钝,被稍密的短柔毛,内层苞片膜质,椭圆形,长3.5-4毫米,花后伸长为狭披针形,及果时长6-8毫米,背面褐色,被短柔毛,具黄色边缘;托片狭披针形,长约5毫米,果时长可达12毫米。舌状花通常1-3朵,不育,舌片黄色,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宽2.5-3.2毫米,先端全缘或具2-3齿,盘花筒状,黄色,长约4.5毫米,冠檐5齿裂。瘦果条形,略扁,具3-4棱,长12-18毫米,宽约1毫米,具瘤状突起及小刚毛,顶端芒刺3-4枚,很少2枚的,长3-4毫米,具倒刺毛。(《中国植物志》) |
生长习性
婆婆针生路边荒地、山坡及田间。 |
药用价值
婆婆针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