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人催眠

2024-09-02 14:06:34 生活经验 admin

方法 1催眠之前

1

  • 记住你之前给被催眠者说的话。这个介绍是很重要的,甚至要比你在催眠时给他说的还要重要。催眠效果的好坏不仅决定于被催眠者自身对催眠过程催眠师的引导的反应能力,也决定于催眠者自身对催眠的信念和期待以及对催眠师的信任。

  • 2

    询问你的伙伴是否有过被催眠的经历,如果他有,问问他都被要求做了些什么,是如何回应的。这会让你大概清楚这个即将接受催眠的人对你给的意见的回应程度,以及哪些步骤是你需要回避的。

  • 3

    提前告诉被催眠者他会清楚记住接下来所有要发生的事。这有助于让他真正记住所有的事,或者以为自己记住所有的事。这对于建立信任和催眠结束后获得反馈非常有帮助。

  • 4

    保证被催眠者在催眠过程中他们不会做任何他们清醒时不想做的事。

  • 5

    找一间催眠过程中不会受影响的带有反光镜的屋子,要求你的伙伴以一种舒服的姿势躺着或坐着,关掉手机和传呼机。确保他不会因为太困而在催眠过程中睡着了。

  • 方法 2诱导过程

    1

    最开始可以说:“我将从一数到五,在我数到五的时候你会醒来,醒来后你会十分清醒,像重生一般。

  • 2

    这些建议也是很有帮助的。“这段催眠结束后,你会发觉很多令人兴奋的改变逐步出现在你的生活里,有些你或许已经知晓,有些你现在还未知。”这样被催眠者能受到更多的鼓励,也会更有动力去继续完成更有意义的改变。

  • 3

    重复强调这个:“当你从更深的维度探索这种经历时,你甚至会发现,你的生活中会逐渐出现更多对你意义深远的改变,有些你知道,有些你还不知道。

    • 这种类型的建议往往能像自我实现预言那样起作用,因为对方本来就想要拥有“意义深远的改变”。这样一来,你的建议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 4

    倒数的时候,可以穿插些建议,在被催眠者慢慢醒来的时候,比如这样的。“当我数到五,你就会完全醒来,并且感到无比美妙。”

  • 方法 5催眠后

    1. 1

      与你的伙伴探讨这段催眠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地方,问问他们有没有任何疑问,和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2. 2

      现在你应该可以更容易的诱导催眠,如果你的伙伴能更好的回应的话,以一个较短的诱导过程重复催眠,再进行一遍刚刚给予的正性的意见。

      • 一连串,如两到三个简短的诱导通常会比一次长时间的催眠更有效果,因为这能给被催眠者更多地机会来反馈。
      • 在每次催眠结束的总结上,给你的伙伴说,以后无论何时他们再来催眠,他们都会获得比上次更加好的效果,因为他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
      • 要时常给你的伙伴强调在催眠结束后他们会感到多么的棒,向他们保证催眠的经历是值得人回味的。

    3. 方法 6常见问题

      你可以先熟悉一下被催眠者在催眠前经常会问的一些问题,来做做准备,到了催眠的时候,你就能很好的回答他们了。Gibbons, D. E. (2001). <i>Experience as an art form: Hypnosis, hyperempiria, and the Best Me Technique.</i> New York, NY: Authors Choice Press.事先对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有一个大致的概念是有好处的,因为如果你有自信,被催眠者也信任你,对方被催眠的时候就会较为积极地回应你的诱导了。下面列出一些问题和回答:

      1. 1

        • “你要做些什么?”我会让你先想象一些美好的画面,教你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精神力量,只要你不想做的事你都可以拒绝。如果有紧急情况出现,任何时候你也都可以跳出催眠过程。
        • “在催眠过程中感觉怎样?”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意识层面上,都会经历一些我们没有知觉到的变化。任何时候,当你放飞你的想象力,思绪随着一首音乐或一段诗歌纷飞,或沉浸在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中,你都在经历一小段的催眠。催眠只是用来让你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关注并认清这种意识变化,帮助你更有效地运用你的精神力量。
        • “催眠安全么?”催眠不是一种意识状态的改变(睡眠才是),而是让你换一种方式体验意识。我会给你一些建议,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想象力。无论是什么事情,你用想象力来改造它,和不用想象力、让它回归现实一样容易。
        • “如果催眠只是我们的想象,那么它会带来什么实际好处呢?”不止是中文,很多语言中,都把‘想象’定义成‘实际’的对立面。别被这种定义弄糊涂了。也不要把‘想象’和‘画面’这个词混淆。‘想象’其实是很实在的精神能力,我们才刚刚开始探索它的潜力,而它其实远远超过我们所能理解的范围。
        • “你能让我做那些我不想做的事么?”当你被催眠的时候,你仍旧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你仍旧是你自己。你想想,如果你不会在没被催眠的情形下做那些你不会做的事,那么你在被催眠的时候,也能很轻易地拒绝我提供的你不想做的建议。(这也是我们叫它“建议”的原因)
        • “我能做些什么以便更好地回应么?”每当你沉浸在日落的美景中,或在野外盯着营火看时,你的感受就和催眠没多大区别。如同让你自己随着音乐或者诗歌的节律而流动一样,也如同你将自己代入到所看的电影中,成为其中一个角色而不是观众一样。人们在这些情形下通常不会觉得自己没有很好地回应,或者说觉得很难再这些情形下放松。所以说,你回应良好与否,只是决定于你是否有意愿在催眠过程中听从我给的建议。
        • “如果我太享受催眠了,以至于不想回来怎么办?”有些时候,你可能不想一部电影结束,因为你如此享受这部电影——但你仍要回到现实世界,因为你了解电影只是运动的图片而已。催眠也是如此,催眠只是大脑和想象力的一次练习,就像是电影剧本。所以当催眠结束你仍然能够回来,就好像电影结束一样,尽管催眠师需要重复几次才能将你唤醒。这种催眠时的完全放松还是很让人享受的。
        • “如果催眠不起作用怎么办?”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在你小的时候,你玩得兴起,没听见你妈妈叫你吃饭的声音?或者你是不是那种每天早上固定时间起床的人,就是在前一晚上就决定第二天要这样做?我们都有运用我们精神的能力,即使这不被我们知晓,我们之中有些人这方面能力会优于另一部分人,如果你能允许自己的思绪随着我的指导而自然自由地反应,那么你就能够去到任何你的思想带你去的地方。

      2. 警告

        • 问问你的伙伴他是否对之前的催眠有任何疑问,准备好来回答这些问题。
        • 不要建议那些违反一个人道德准则的事情,或者可能使他们感到尴尬的事,或者说任何你不愿意别人建议你做的事。
        • 不要试着使用催眠来治疗任何身体或精神上的疾病(比如疼痛),除非你有职业执照,被认证具有治疗这些疾病的资格。催眠从来就不是用来替代治疗精神疾病的,也不是用来拯救陷入麻烦中的关系的。
        • 不要被大众媒体宣传的催眠的功能所糊弄,这些宣传通常让人们相信催眠是那种一个响指就让人变成被别人控制的蠢蛋的小把戏(对,就是惊天魔盗团)。
        • 尽管很多人努力,那些想要利用催眠后的记忆缺失来忘却自己的错误行为的想法是完全不可取的,催眠没有这样的功能,如果你试图用催眠来让另一个人做那些他本来不想做的事,那么他很可能就直接从催眠中被唤醒。如果你不到黄河心不死,一定要试试,首先让他们同意你接下来要做的,否者,他们可能再也不会相信你,他们会告诉其他人你都做了些什么,甚至可能直接与你对簿公堂或者更糟。
        • 不要试图让人回复他们到年轻时代。如果你想试试,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像在十岁时一样,有些人会抑制住那些你也不想让他们表现出来的记忆(比如欺辱),他们会自动屏蔽这些记忆,作为一种自然防御机制。奇怪的是,这些人往往容易被催眠。
        • 不要在商场随便遇见个人,或者抓住那些睡觉的人,就试图偷偷催眠他们。尽管不是不可能,想要偷偷地,违背别人意愿来催眠一个人是极其困难的。可能你会成功一两次,但大多数情况下,别人都能那个马上反应过来你在做什么,要么就是嘲笑你,或者因为你藐视他们的智商而生气,或者怀疑你有不轨动机,向警察报案。
        • 了解催眠一个人是有风险的。一个理想的被催眠者,是那种容易走神,以前接受过催眠,特别单纯的人。
        • 不用纠结于技术的细枝末节,一些技巧对某部分人十分有效,却对另一部分你想着能起作用的人无效。这个现象让人误以为催眠有一种“部分强化”的作用,这可能使得某些人不断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参加各种训练项目或会议,希望能找到对于每个人都起作用的“万能模式”。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尽管个体有差异,大多数的诱导步骤对每个人都起到相等的作用,只不过回应的偏差则来自于其他因素。过去数十年的实验研究,涵盖了数百位调查者,已经得出了一定结论。这些研究证明,即使存在回应很差的人,从统计学上来说,你也能找到回应非常好的人,让你感到自己在催眠中付出的努力得到充分的回报!Hull, C. L.. (1933). <i>Hypnosis and suggestibility: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i>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Shor, R. E., &amp; Orne, E. C. (1962). <i>Harvard Group Scale of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Form A.</i>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Spiegel, H. (1974). The grade 5 syndrome: The highly hypnotizable person. <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 22(4),</i> pp. 303-319.

    声明:百科屋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广告位招租
    横幅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