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菵草 | 拼音:wǎng cǎo |
拉丁学名: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 Fern. |
别 称:菵米、水稗子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禾本目 | 亚 目: |
科:禾本科 | 亚科:早熟禾亚科 |
族:剪股颖族 | 属:菵草属 |
形态特征
菵草一年生。秆直立,高15-90厘米,具2-4节。叶鞘无毛,多长于节间;叶舌透明膜质,长3-8毫米;叶片扁平,长5-20厘米,宽3-10毫米,粗糙或下面平滑。圆锥花序长10-30厘米,分枝稀疏,直立或斜升;小穗扁平,圆形,灰绿色,常含1小花,长约3毫米;颖草质;边缘质薄,白色,背部灰绿色,
具淡色的横纹;外稃披针形,具5脉,常具伸出颖外之短尖头;花药黄色,长约1毫米。颖果黄褐色,长圆形,
长约1.5毫米,先端具丛生短毛。花果期4-10月。 |
生长习性
菵草生于海拔3700米以下之湿地,水沟边及浅的流水中。 |
药用价值
菵草种子入药,味甘性寒无毒。清热,利胃肠,益气。主治感冒发热,食滞胃肠,身体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