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其诗作被称为“诗史”。以下是对杜甫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姓名:杜甫
- 字:子美
- 自号:少陵野老
- 所处时代:唐代
- 出生地:巩县(今河南巩义)
- 出生日期:712年2月12日
- 逝世日期:770年
- 主要成就:作诗三千多首,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 主要作品:《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杜工部集》等
二、生平经历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杜甫的仕途并不顺利,唐玄宗开元后期,他举进士不第,后寓居长安近十年,生活贫困,逐渐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被唐肃宗拜为左拾遗,世称“杜拾遗”。长安收复后,他随肃宗还京,又被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期间,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后弃官移家至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被严武表授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杜甫携家出蜀,在辗转途中逝世,享年五十九岁。
三、思想内容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的诗作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人民性。杜甫的诗作不仅记录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忧虑。
四、艺术特色
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他的诗作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同时,杜甫的诗作也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与感悟,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五、后世影响
杜甫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公认为诗歌史上的“集大成者”。他的诗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尊称他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这是对他诗歌艺术成就和思想内容的高度肯定。